我曾用2万的本钱接手了一家小超市,6年时间,赚的钱超过100万,用40万在老家建了一套房,剩下的60万在新一线城市按揭了一套房!
我曾用2万的本钱接手了一家小超市,6年时间,赚的钱超过100万,用40万在老家建了一套房,剩下的60万在新一线城市按揭了一套房!
不管是经商,还是人际交往,这篇问答的理念,应该都可以帮到你!
我是一个小白,只用一年就击败了一众老生意客,把一个老破小的超市做到了零售第二,批发第一!
有多老?
前任老板经营了7年!
有多破?
我接手时,柜台前的瓷砖地板就已经被磨破了皮,我经营的这6年,也没有花钱去装修,前任老板没挂招牌,我也懒得挂!
有多小?
两间铺位,面积50平米左右!
不要以为我是在吹水,要不是价格战打得太厉害,至少还能多赚一倍的钱!
价格战有多厉害?
进价30元左右的品牌酸奶,和进价50元左右的纯牛奶,统统只看一块钱的毛利!
零售价7元以内的yan,条装全部照本钱卖,甚至倒贴点钱卖!
500ml左右、12瓶一箱的啤酒,全部只看两块钱的毛利!
100斤装的白糖,进价390元/袋,只卖4元/斤!
20斤装的东北珍珠米,进价50元/袋,只卖52元/袋!
……
就是这样微薄的利润,我每年至少能赚15万的纯利润。
在此,我郑重建议,即便你正在开超市,也不要照搬我的方法,因为每个地方的客观环境不同,但可以借鉴我的理念,因为所有的商业活动,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
1、空手套白狼!2011年初,打听到老家镇上一家超市转让,不收转让费(老家没有收转让费的传统),货钱13万左右,房租每年8000元(三年后涨到15000元,正常市场价)。
当时我手上只有2万,这还是老婆婚前存的私房钱,但开超市是我曾经的梦想,于是,找我姐和姑姨表舅总共借了11万,总算凑够了接手的费用。
超市是接过来了,却没钱进货,为了维持最基本的库存,一个月后,又向前任老板(也是我的房东)以月息1分的利率借了6万,保证了临时的周转,还买了辆三轮车来拉货。
为了让房东放心,我在写借据的时候,除了申明还款时间(本来借一年,结果用了三年,每年结利息)和签名以外,我还让老婆也签了名,并写上了我们的和身份证号(身份证原件也给房东过目,借据与下图类似)。
房东是有名的债主,他在外面到处宣扬,说从来没见过谁这样给他写借据。
有他这个颇有身份的人背书,邻居们主动问我要不要借钱(想赚月息1分的利钱,总共借了20来万),连奶粉经销商派到我那里的促销员都主动借了10万给我,让我度过了最艰难的第一年。
2、拓展人脉!1)打价格战
从读书起,我就没在老家待过,认不得几个人,所以没什么人到我那里买东西,最低的日销售额还不到500元,最高时(赶集)也不超过3000元,平均1500元左右,毛利不到200元。
为了吸引顾客,也为了应对同行的打压,我疯狂杀价,除了上文列举的那些,几乎所有的品牌货、快销品都把利润挤压到了极致。
当然,我也搞了一些独家经营的杂牌货来赚钱(比如下图的“养生核桃”、“六个纯核桃”,谁知道是啥品牌?),要不然还真得喝西北风!
品牌货杀价,杂牌货赚钱,这也是上游经销商惯用的手法,他们一般代理一个一线品牌来开拓市场,再依托品牌货的销售渠道,搞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产品赚钱。
说白了,这就叫挂羊头卖狗肉,大张旗鼓卖的产品,其实并不赚钱,真正赚钱的,是那些不起眼的东西。
2)跑三轮引流
除打价格战外,我还趁着家电下乡和农村建房的热潮,闲时我就用三轮车去给农户拉冰箱、水泥、搅拌机等。
跑三轮可不单是拉那么简单,还得帮忙装车卸车,有时下午三四点还没回家吃午饭,有时三更半夜还在荒山野地等人来修车(经常拉重货,三轮车老坏)。
说实在的,跑三轮赚的钱还不够修车,但几个月时间,我跑遍了全镇的每一个角落,认识了很多老农,别人问起时,我就说:“我是在哪里哪里开超市的!”
我从不叫人去我那里买过东西,但通过给人拉货、装车卸车,让人觉得我很实在,这些人后来大多成了我的忠实顾客,还带动了不少邻居。
3)处理好客情关系
顾客购物较多时,适当少点钱(让钱不让价)。
顾客带小孩来购物时,逗一逗小孩,或是给他拿一两块饼干。
顾客中的yan民来购物时,偶尔送个打火机(送货不少价)。
不忙的时候,跟顾客扯扯家常,拉近自己与顾客的关系。
曾经有个跟我同龄的顾客朋友对我说:“某老板,我每次到你这里买东西都要多出钱(零售第一那家比我杀价更狠),但我就喜欢到你这里买!”
3、扩大销量!抓住了乡下老农,当然远远不够,还要把全镇二三十家商店的批发业务也抓过来!
在乡镇上搞批发,如果只盯着利润,确实没啥搞头,看起来挺热闹,其实每年也就赚两三万而已。
但是,拉拢了这帮商店,自己的进货量要翻好几倍,就有足够的资本跟上游经销商讨价还价,有钱没钱都能进货,让自己更有竞争力。
例如:
别的超市进货价30元的酸奶,我最低可以谈到28元,按31元、甚至30元的价格卖出去,看似不赚钱,实际利润也还不错。
平均每个月大概卖1500条便宜yan,照本或亏点钱卖出去,但可以得到根据销量搭配的几十、上百条好yan,综合来算,每月有2000元以上的利润。
而且,自己哪样货有压力的话,让每家帮忙分一点,一般不至于过期了还没卖掉(我每年只扔掉几百块的过期货)。
再者,销货的旺季,可以到隔壁县、市里或省城的经销商那里去拉货,进货价更低。
笼络商店的客户其实也很简单:
第一,批发给他们的价格,比他们自己去进货还要便宜一点点。
第二,他们的货有压力时,到期前一两个月帮他们处理(自己卖或分到别的商店),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第三,给点小恩小惠,时不时帮他们点小忙,比如修修电脑什么的,年底时再送他们一瓶进价几十块的白酒。
4、搞好外交!全县有六七十个乡镇,不说每个乡镇的扛把子我都认识,但至少也认识一半,跟1/4左右的扛把子互通有无。
虽然我的主要市场在自己的乡镇,但很多业务却是通过别的乡镇、甚至别的县的同行做成的。
每到备年货的季节,我都跟几个同行到邻县的经销商那里拉货(俗称“窜货”,按规矩,不能跨区域销售),价格相当美丽,按批发给商店的价格来算,比在本县进货的利润高出一倍以上。
有一次过年缺1.5升的花生牛奶,我们几个同行合伙,联系到了重庆的厂家,一下生产线就装车,到我家卸货时,奶还是热的,这一年,镇上别的超市都没有这种货,我就看了比较厚的利润。
几乎每年冬天,我都通过邻县的同行开yan,他们县完不成既定的任务,所以给出了相当优厚的条件,单这一项,每年就可以多赚一万块左右。
我是本县经销商重点关注的对象,他们只要发现我的货量减少,就知道我在外地拉了货,都不用我说,他们就会主动把价格给我降下来,而且可以先货后款。
5、诚信、大气!诚信,为立身之本,不单要对顾客讲诚信,对上游经销商,更要讲诚信!
生意人,就没有不缺钱的,欠上游经销商货款,那是家常便饭,我每次给他们打欠条的时候,都申明还款的时间,哪怕是拆东墙被西墙,也不超过约定的时间。
有了良好的信誉,备年货时,我的累计欠款超过30万,甚至,我过年本来只能卖10万多一点的烟花爆竹,但经销商却可以欠给我8万,而且是年后结账。
对竞争对手,要又打又拉,更要大气一点!
我从来都不把竞争对手当成冤家,虽然价格战把他们打得很郁闷,但其它方面,我自认为还是很大气的!
我不期望他们给我唱赞歌,但至少,要让他们找不到诋毁我的理由!
不止是见面后有说有笑,要是他们缺了某一样货,找我借时,我会大大方方地借给他们;但我要是缺了某一样货,我不会找他们借(没面子),而是到隔壁的同行那里去借。
食盐业务没有放开时,我是镇上的指定批发商,按规定,如果哪个商店和超市不到我那里进盐,我有权叫上面来查他们的,但我从来没有这样做过。
来,我欢迎,按正常价发给他们,不来,我睁只眼闭只眼,假装不知道,他们也怕查,每家每年都到我那里拉几吨盐,但他们的实际销量在这个数的三倍以上。
总结:上文写了三千字左右,总结起来其实就三个理念而已,这三个理念,基本适用于任何商业场景,甚至人际交往!
1)用户思维:
做生意,就要千方百计让别人满意、让别人放心,要让别人觉得诚实可靠,要满足用户的需求(低价),尤其是心理需求(扯家常、小恩小惠),要靠口碑去赢得市场!
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当成用户的需求,不同的地域和人群,需求完全不同,只有让顾客的心理爽了,他才会给你掏钱。
2)跨界思维:
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不要想着每样商品(普销品)、做的每件事(跑三轮、批发)都能赚钱。
要学会挂羊头卖狗肉,普销的商品,利润要尽可能薄,真正的赢利点,要放到一些不起眼的东西上。
3)广交朋友:
不要得罪任何人,包括你的竞争对手,甚至是你的敌人,每得罪一个人,至少拉走你十个顾客。
跟顾客交朋友,跟同行交朋友,跟上游经销商交朋友,还要跨地域交朋友(我曾把yan少量批发到上海,快递,每个包裹装两条),路才会越走越宽。
用户思维、跨界思维、广交朋友在人际交往中,有什么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
小伙子想追求一个小姐姐,两人都不熟,小姐姐对小伙一点感觉都没有,如果一见面小伙就说:“做我女朋友吧!”
小姐姐多半会回他一句:“神经病!”
如果小伙子先和小姐姐处好关系,把她哄得开开心心的,是不是就比较容易成功了呢?这就叫用户思维!
如果小伙子再带她出去玩,送点礼物之类的,是不是就更接近成功了呢?出去玩和送礼物,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这就叫跨界思维!
如果小伙子再收买了小姐姐的闺蜜,她们再帮小伙子说点好话,是不是就水到渠成了呢?这就是广交朋友的好处!
说在最后:
如果,你的店开在人流量大的地方,主要做陌生人的生意,甚至还是独家经营,对你来说,上文的经验和理念基本不适用。
如果,你开店的位置人流量不是特别大,主要做熟客的生意,还存在竞争对手,上文的理念应该能帮到你,具体的操作手法,还需要因地制宜、加以变通。
开婚庆公司利润很高,一般一场婚庆最少为5000元以上,高的可达几万,对于婚庆公司来说整个创意很重要,另外还要能力超强的婚庆主持及灯光音响师,最少配置需4-5人一组,主持可跑场(只要时间安排得当),主要设备调音台(带功放型的),一拖四(也可用一拖八的)无线麦,雷射灯1-2台,摄影灯1-2台,音箱一套,音响类的要是想省钱可以买实用型的回来改装,这样的话有1万多点就搞定了,另外还需一台多功能电子琴,还可能用到一些道具这里就不好肯定多少钱了,灯类广东有卖,网上买也可以,不是很贵.如要配齐的话可能还要一台手提电脑和投影仪用于播放新婚的一些喜庆内容,在婚礼前播放增加气氛免得冷场...音箱一套(最少为4只,常选舞台工程箱,)数码摄像机也是必备的,组建一个稍具档次的婚庆公司前期投资大约10万(保守数),当然差一些的有个3-5万也能组建,适合小型的经济不是很发达地区
关于装修是半包好还是全包好的问题,我们要首先了解一下半包和全包是什么,他们的区别和联系。
首先来讲,家庭装修主要包括硬装(基装)和软装配饰两大部分,一般装修公司承担的是硬装部分。
在这里面,若装修公司的实力强有多个主材材料合作商,那他就会向你推荐他合作的主材,你选用了,那就是全包了;若你不选他的主材,你选择自己买,但是辅材及人工采用装修公司的,那就是半包。
还有更厉害的业主,主材、辅材都是自己买,就由装修公司/施工游击队提供施工的人工,那这就是清包了。一般清包这种装修公司不会接,游击队更多。
说了半天主材、辅材、人工,我们就来看一下它们具体都包含了啥。
看到了吗,半包就是上面的主材你买,辅材及人工由装修公司出;全包就是上面的主材也由装修公司出。
全包:你当甩手掌柜,装修公司或工长全部搞定。省心不省钱,还容易给你用次品,以次充好;你若是想用好一点品牌的,装修费就蹭蹭往上飙。像地板、油漆、瓷砖、橱柜等,全包的一般都不会用最好的。用的材料有可能是同品牌中的低端产品,而且全包的主材全都规定规格,超一点就会加不少钱。而且全包选择空间不大,只有展厅里面的一些样品,市场上都没有的规格,你都没法比较,你就只能是它了。还有你选中的,他明天可能告诉你,这款没有了,再换一款吧,等等。
半包:自己买主材,装修公司和工长负责装修和辅料。毕竟装修一回要住好多年,所以买好一些的主材,放心。
大多数人装修时的选择半包多于全包。
究其原因大概是以下几点:
1、多数怂恿业主搞全包的装修公司帮你置办的材料,就是要坑到翻倍的程度,全包模式面向的本来就是毫无经验、不懂建材的小白业主,这种业主市场上最多,何必去迎合你这事事精打细算的聪明人。而且全包模式往往也是埋下合同陷阱的好地方。人家就要靠这种高利润的模式生存,想便宜?不可能的。
2、只要业主没什么先天的智力缺陷,或者干着997的工作,半包是完全可以胜任的。实体店面的实际销售价格基本都比全包材料要实惠的多,不需要什么特殊渠道才能做到省钱。
3、一般只有特别擅长全屋高端定制的装修公司或设计公司,才有必要委托给他们做全包。这类公司的特点是拥有极少数公司才有的专业工人,能满足一些特别的工艺要求。或者公司本身就是工厂的一个部门,部分专业的原木定制工厂或石材工厂会同时经营装修项目。不过依然属于特例,更多的和设计公司合作。
4、全包的精力实际比半包需要更多。因为装修的精力,大部分都耗在监工和双方的矛盾上,而不是买什么材料之类的决策,买个材料根本不费多少时间,只要你不是对审美问题太纠结的话。如果你给予了错误的对象多余的信任,最后换来的就是一天到晚的扯皮和生闷气了,到时候就能体会到自己跑跑建材市场是多么轻松的事情。
听我说了这么多,但愿你已经清楚了你适合全包还是半包!
因为喜欢,所以专业,我是室内设计师李秀玲!欢迎大家跟我一起讨论家居设计、装修等问题。
问过很多业主,大多数对于吊顶都觉得是浪费层高,还费钱,简简单单的天花板多好看。但要问设计师对吊不吊顶怎么看的话,我得说,能吊就吊!为了隔音啊!
经常有人来私信:我家没吊顶,现在怎么装隔音?
隔音材料是填充到天花板上的,不吊顶这隔音层就做不起来。隔音这问题有的人讲究,有的人不讲究,像我就受不了,谁让我摊上个半夜还在哄孩子的楼上邻居。
能吊就吊的标准是什么呢?有这几个关键词:
① 遮丑
比如说新风和中央空调的管道,可以选择局部吊顶。
② 隔音
有隔音需求的,一定要吊顶。
③ 身高和层高
层高一般在2.4m-2.7m,如果家人身高1米8、1米9,别吊了。
④ 空间大
也就是大户型,吊顶可以划分空间。
⑤ 保温隔热
如果你买的是顶楼,吊顶还有保温隔热的效果,夏天能好过一些。
△ 管道,工业风可以吃得消。
△ 餐厅处吊顶下降,从顶部的层次感上划分空间。
不仅是隔音,吊顶也是对房子的一种装饰,质感和设计感的提升都是可以看得见的。
有的房子你看着没吊顶,其实它做的隐形吊顶,不露一点痕迹。
△ 从内嵌筒灯这点可以看出,这个客厅做了吊顶。
简单点,平面吊顶
这种吊顶最常见,适合小户型,可以弥补房屋顶面不平整,而且不会占据太多客厅高度。
吊顶的厚度是龙骨加上石膏板,如果是轻钢龙骨,最低可以做到8cm,如果是木龙骨,可以做到5cm,对层高的影响很小。
如果想要把筒灯嵌入进吊顶里,吊顶最少也要12cm,因为最小的筒灯高度是10cm。
△ 也可以在周围装射灯、筒灯的地方下降12cm。
平面吊顶也不全是这么单一的,留个缝嵌入进线条,金属或木头,黑色或铜色、木色,都有扩展空间的效果。
装中央空调,局部吊顶
如果不想做大面积吊顶,又想挡住设备和管线,可以选择这种方法。比如说中央空调,吊顶的厚度是30-35cm,整体吊顶太占用层高,就可以局部吊顶。
客厅大,跌级吊顶
跌级吊顶是类似阶梯的形式,至少有两级,一级是平顶,二级有造型,层层递进,价格大概在70-90元/㎡,级数越多价格越贵。
跌级吊顶很适合装中央空调的户型,同时对层高有要求,最好在2.7m以上,低于这个高度会略显压抑,空间也不能太小。
这种吊顶的立体感强,比嵌入铜条更有层次感,可以营造出具有时尚感、大气的空间。
划分区域,悬吊吊顶
悬吊吊顶和跌级吊顶正好相反,一个是内凹,一个是外凸,不管是没吊顶的天花板还是做了平面吊顶的,都可以用悬吊吊顶。
① 装灯饰
没有吊顶直接装吊灯看起来光秃秃的,用悬吊吊灯来搭配灯具就和谐多了。
② 划分空间
在开放式空间里,在其中一个区域顶上做悬吊吊顶,有自然分区的效果。
△ 吊顶与床呼应,配合灯光很有氛围。
△ 换个颜色,吊顶的地方是厨房。
△ 单纯做造型,很有设计感。
大别墅,井格吊顶
虽然有中小户型用井格吊顶来装轻奢风的,飞墨君还是觉得它适合大别墅。less is more这个道理大家都懂,面对这么复杂的吊顶造型,除了大别墅,其他户型都不能轻易放肆。
除了井格吊顶,别墅吊顶的造型还有下面这些,再浮夸都不为过。
另类高颜值,板吊顶
如果你是个想要冒险却又胆怯的性子,一定要试试板吊顶!
不同于石膏板、铝扣板、集成吊顶带来的视觉疲惫,板所具有的自然美感像海浪一样扑面而来,既清新又原始。
板最开始是应用于房的装修材料,耐高温,不易变形,可以放心用在厨房、餐厅、阳台处,范围小,对整体空间有点缀的效果。
玩出花样,异形吊顶
要么不吊,要么就吊出新花样,大胆潮流一次未尝不可。
纵观最近的业内设计作品,我发现设计师们是越来越大胆了,吊顶的花样也越来越多——
装修房子哪些地方不必要乱花钱?
这问题看似严肃,其实问得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严格来说装修房子每一个地方都不必要乱花钱;
对于此,我们最习惯说的一句话是土豪可随意,只是现实生活里面,很多越土豪的家庭越抠门儿;
反倒不是特别富裕的家庭,花起钱倒是非常慷慨,相信大家对身边的事和物都能够感同身受得到。
只是一些看似节约的做法未必是真节约;
因为我们不了解其材质的特点,贸然做同市场做法相悖的决定肯定不妥。
以下内容“花哥”简单的举几个例供大家参考。
ˇˇˇ第一点、定制家具材质选定:
材质的选定,我们都知道大牌的质量非常好,但是其价格也漂亮;
在这之间我们就得做出一个衡量;
假定定制家具颗粒板与同多层板、生态板之间我们不知道怎么选,但是赫赫有名的大牌不是颗粒板就是纤维板;我们只认品牌效应,肯定毫不犹豫会选定颗粒板或者纤维板,品牌方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十个品牌至少有九个都是用颗粒板或纤维板。
其更贵还更“垃圾”,这明显属于乱花钱;
或许一些商家看到“花哥”有这样诋毁他们会特别不乐意;但是话说回来,大品牌定制家具的做工及外观可塑性,是小厂家比不了的。
所以说其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再恰当不过了。
第二点、辅助材料功能性点缀:
说起功能性点缀,想必大家映像深刻的第一件非石膏阴角莫属;在众多家庭装修的实际操作中,石膏线条的运用可以说泛滥成灾,一点都没有夸张。
石膏线条最初衍生目的;
只是用于遮蔽美中不足的地方,比如没吊顶的天花板走电线在阴角可以用石膏线去做一个遮蔽;卧室衣柜与天花板接点有缝隙,需要石膏线条粘贴去优化一下。
包括客餐厅不吊顶,想用石膏线条营造氛围;ok,这些都属于对石膏线条有真实需求地方,无可厚非。
只是如今的一些设计客餐厅有吊顶;
可还是规划非常多石膏线条里外全部都安装,基本是3-4层,逐层安装。
原本就有吊顶,加上石膏线条,整个做下来绝对的压抑,还多花几千块钱。
实际上木工同漆工大部分是穿一条裤子,木工吊顶的每一个地方将安装石膏线条位置预留好,漆工按部就班做就是了。
业主反正就一句话,怎么好看怎么给我安排。
不得不否认,非常多的石膏线在最初装修完毕,或许会有些惊艳的感觉,只是绝对不会非常耐看。
“花哥”还遇到过这样的木工,大部分区域全部都是平顶石膏板,最后交给漆工用石膏线条去做点缀,¥120大洋人工费一张石膏板,木工赚的轻松愉快。
事实上精明的业主会选择不用石膏线,那才是检验漆工技术正确的打开;阴角不能弯曲,永远不会感觉视觉疲劳,百分百的极简案例。
第三点、玄关:
我们都十分清楚,玄关在一个户型里面的点睛功能很强大;比如一个可大可小的镂空隔断,简单随意的靠在一侧,往另一侧功能性的延伸;其在起到装饰功能的同时,对另一处有增加私密保护作用。
只是我们别忘记户型的实际需求有没有这样的必要,如果户型属于紧凑型,还是别去一时冲动花那些冤枉钱。
因为任何的装饰功能,都必须建立在不影响区域范围的活动空间上面进行。
好看,但是会对行走构成不便,不是添堵吗!
鉴于此,也包括颜色方面的滥用,一些不恰当的色彩也具有缩小空间的功效;尤其是常见三室户型,不大不小刚好的户型别因为颜色而搞砸了。
第四点、水电预埋:
个人觉得水电预埋需符合实际;
所用电线与使用电器的功率相匹配才对,别以为越粗的电线及大功率空开就越放心;
所有的预备都是建立在电器功率是多少,才为其准备用多大的电线及适配的空开、漏保。
其次为最近火热的循环热水需求:“花哥”觉得其不适合大众化家庭的使用需求,普通家庭根本就承受不了高昂的燃气费。
要想时刻都秒出热水,燃气热水器需要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一个月得多少燃气费?
更何况前期的管路预埋费用不止增加一倍,其建议之前只会说热水使用会如何方便,绝口不提增加若干倍的燃气费用,分明就是裸的智商税。
不使用循环热水方案,比较远的卫生间使用热水放掉那么点冷水与循环热水的燃气浪费相比,冷水的浪费根本不值一提。
第五点、窗户需求:
窗户的需求主要体现在隔音或者隔热需求方面,如今窗户的高端需求除了断桥铝之外,再找不到其它的替代品。
有一点我们得分清楚,断桥铝的厚薄同钢化玻璃的合理搭配才能充分体现其使用功能。
如果我们有很强烈隔音降噪的需求;
在平开窗情况下,使用50或者60型材断桥铝搭配中空钢化玻璃+夹胶玻璃即可,没有夹胶玻璃,多厚的断桥铝及中空钢化玻璃都白搭。
当然,是推拉窗则需要使用80或者90的型材,因为推拉需要两层窗扇置放在型材下滑及上滑轨道里面,需要的型材得宽些,平开窗只有一层窗扇50-60的尺寸都比较富余。
在功能需求方面,反之,没有强烈的隔音降噪需求,不需要夹胶玻璃,常见的钢化中空玻璃即可满足保温隔热的需求。
补充观点比如我们的商品房为水泥毛坯基层,装修之前以木条在墙壁上大力磨蹭,试试会不会掉很多沙?
掉沙不严重根本没有涂刷墙固的需要;
地上也不必刷地固,墙固涂刷只是翻新及铲除过腻子的基层而已;地固完全是智商税,泥瓦工施工前用素水泥浆刷一遍比啥都管用。
结语上述的几点,则是“花哥”在多年装修经验里面总结出的几点,业主容易乱花钱还添堵的地方;现实中肯定远远不止这几点,暂时能够想到的就这么多,想多了解,关注一下吧!
每天至少更新一篇与装修相关内容哦!
希望此回答能够解除你的疑惑,祝你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感谢阅读
原创图文/头条首发
欢迎关注:@家居河上和花
电话:18921928308
邮 箱:978313@qq.com
地 址:江苏省高邮市菱塘回族乡团结东路8号